免费无码无遮挡十八禁网站,亚洲国产成人自精在线,少妇无码视频专区网站,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调教网

每日一詞∣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2023-04-19 17: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國家文物局同日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至2022年,累計1.46億人次“打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截至2022年底,我國共建成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April 18 marks International Day for Monuments and Sites. Over the five years between 2018 and 2022, more than 50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s in China have received 146 million visits, according to sources from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on the same day. As of the end of 2022, China had 55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s.

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于三星堆遺址核心區(qū)內(nèi),以三星堆古城址和三星堆博物館為主體。(國家文物局供圖)

【知識點】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huán)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研究闡釋、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間。根據(jù)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2018—2022年監(jiān)測,全國共評定出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55處公園規(guī)劃總面積6.7萬公頃,土地管理面積2.5萬公頃。大部分公園建成開放面積在500公頃以內(nèi),高句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開放面積最大,達到6400公頃。46處公園建有博物館,42處公園配置了考古工作站,54處公園設置了游客服務中心和綜合辦公用房。55處公園開展文物保護工程290項,處理遺址病害302例,開展遺址本體及環(huán)境監(jiān)測201次。周口店、良渚、秦始皇陵等開展世界文化遺產(chǎn)監(jiān)測工作的同時提升了公園整體監(jiān)測水平。55處公園共開展考古和科研項目465項,學術活動633項。2018—2022年,釣魚城、石峁、明中都、二里頭、殷墟等5項考古發(fā)掘項目陸續(xù)獲評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二里頭、石峁、仰韶村、三星堆、隋唐洛陽城、泥河灣、鄭州商城、殷墟等8項進入“考古中國”重大成果發(fā)布。55處公園中31處公園設立了專門運營機構,在職人員8104名,其中文博專業(yè)人員從714人增長至1097人。55處公園舉辦社會活動4733項,展覽活動367項,五年累計游客達1.46億人次。

【重要講話】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chuàng)新的寶藏。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and has a long history stretching back to antiquity. It is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the cultural bond holding all Chinese around the globe together, and it is the treasure trove inspiring cultural innovation.

——2022年5月27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塑造了我們偉大的民族,這個民族還會偉大下去的。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without discontinuity and has shaped our great nation. This nation will continue to be great.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在河南安陽考察時強調

【相關詞匯】

文物

cultural relics

考古發(fā)掘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project to trace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責任編輯:潘一僑】

為你推薦

換一批
中國日報網(wǎng)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wǎng):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wǎng)簽署內(nèi)容授權協(xié)議的網(wǎng)站外,其他任何網(wǎng)站或單位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lián)系;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lián)系,如產(chǎn)生任何問題與本網(wǎng)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wǎng)登載的內(nèi)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wǎng)(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jīng)中國日報網(wǎng)事先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wǎng)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
<nav id="kkkkk"><sup id="kkkkk"></sup></nav>
<nav id="kkkkk"></nav>
<sup id="kkkkk"></sup>
  • <noscript id="kkkkk"><dd id="kkkkk"></dd></noscript>
    <noscript id="kkkkk"><dd id="kkkkk"></dd></noscript>
  • <small id="kkkkk"></small>
    <sup id="kkkkk"></sup>
    <sup id="kkkkk"></sup><sup id="kkkkk"><code id="kkkkk"></code></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