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以“中國科技威脅”,保護國家安全為由,美國總統(tǒng)拜登簽署對華投資限制行政令,限制美國對中國部分高科技行業(yè)進行投資。而8月10日,拜登在一場政治籌款活動中,則稱中國經濟增長疲軟,是“定時炸彈”。
一夜之間,中國從“威脅”到“崩潰”,在美國政客嘴里竟如此善變,凸顯出美國霸權焦慮下的遏華戰(zhàn)略沖動,歸根到底,源自其根深蒂固的冷戰(zhàn)思維。
無論是“中國崩潰論”還是“中國威肋論”,都是美國政治操弄的兩面手段,根據需要靈活轉換是其慣用伎倆。炒作“中國威脅”和“中國崩潰”都成了“政治正確”。
出于對美國政府財政狀況惡化和財政管理能力的擔憂,8月1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下調了美國信用評級?!度A爾街日報》稱,這體現了美國政治領導力的失敗。為了轉移國內輿論視線,無視世界經濟波動下行,中國經濟整體回升——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5%,增速遙遙領先的成就,抹黑唱衰中國成了拯救美國經濟的政策選項。
而日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jiān)海恩斯公布的2023年《國家情報戰(zhàn)略》報告表明,華盛頓執(zhí)意將與中國的戰(zhàn)略競爭視為首要安全挑戰(zhàn)。強調中國是“美國唯一一個既有意圖重塑國際秩序,又越來越有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實力做到這一點的競爭對手”。不遺余力煊染“中國威脅”,顯示美國對華戰(zhàn)略出現了危險的轉折。
無論“脫鉤斷鏈”,“去風險”,“崩潰論”還是“威肋論”,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其目的都在于意圖阻撓中國產業(yè)升級,遏制中國和平崛起。正如美國經濟學家杰弗里·薩克斯所說,這個世界不需要任何霸權,美國應該放棄“領導世界”的念想。百年變局之下,全球多極化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那個美國獨霸天下、順者昌逆者亡的舊世界已漸行漸遠。
(田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