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經(jīng)》在古代科學的多個領域都作出了重要貢獻,正因如此,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被后世尊稱為“科圣”。2016年,我國將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命名為“墨子號”,以表示對這位科學巨人的崇高敬意。
▲清光緒年間印刷的《墨經(jīng)》。
對古代數(shù)學的貢獻
在我國,盡管古老的《易經(jīng)》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不少數(shù)字形式和運用了數(shù)學思維,但是《墨經(jīng)》才真正稱得上是中國古代數(shù)學誕生的標志。
《墨經(jīng)》有著對運算法則的具體闡釋和運用。比如給“倍”定義為“倍,為二也”即原數(shù)乘以2就是“倍”之后,針對倍數(shù)的計算又舉例說:“倍,二尺與尺,但去一?!币饧?尺和1尺之差是1尺,從2尺中減去1尺則剩余1尺,2尺是1尺的2倍。這里具體說明了“倍”的還原算法。
有學者考證,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出現(xiàn)了較為系統(tǒng)的自然數(shù)形式和十進位制計數(shù)法,并且有了十、百、千、萬等專用的大數(shù)名稱。不過對十進位制作出概括和說明,則始于《墨經(jīng)》。
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在其巨著《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中曾感慨道:十進位的思想明確出現(xiàn)在公元前330年前后的《墨經(jīng)》中;如果沒有這種十進位制,就不可能出現(xiàn)我們現(xiàn)在這個統(tǒng)一化的世界了。由此可見,《墨經(jīng)》對于數(shù)學和人類文明與進步的貢獻是多么巨大。
對古代幾何學的貢獻
《墨經(jīng)》有著對若干重要幾何概念的使用和言簡意賅的闡釋。比如“平”,它解釋說:“平,同高也?!币馑际钦f高度相同即是“平”。這個表述與歐幾里得“平行線間的公垂線相等”的定理完全一致。
又如“中”,《墨經(jīng)》說:“中,同長也。”意即作為物體對稱中心的“中”是指該物體上到各條邊的距離都相等的那個點。而對于何為“同長”,《墨經(jīng)》也有明確的解釋:“同長,以正相盡也?!币馑际钦f兩個物體相互比較,長度完全相等而不差分毫,就叫作“同長”。
《墨經(jīng)》給直線以及點、線、面所下的定義也非常精當。關于直線,它說:“直,參也?!薄皡ⅰ本褪侨?,“直,參也”的表述是說三點共線即為直線,這與歐幾里得所謂“某點介于另兩點之間”的說法意思一致。
在《墨經(jīng)》中,點被稱作“端”,線被稱作“尺”,面被稱作“區(qū)”。梅榮照在其《墨經(jīng)數(shù)理》一書中對《墨經(jīng)》給這幾個概念所下的定義作了通俗化解釋,即“點(端):部分中沒有大小而處于直線段最前面”,“線(尺):指線段”,“面(區(qū)):指有限平面”,并指出,與歐幾里得所謂“點:沒有部分”“線:有長度沒有寬度”“面:只有長度和寬度”的定義相比,《墨經(jīng)》的解釋更富有靈活性和實用性。
對于“方”也即方形,《墨經(jīng)》用“柱隅四權(quán)”四個字作了解釋,意思是說方形是指立柱的四個角均為直角的圖形。
《墨經(jīng)》給“圜”(即“圓”)所下的定義堪稱簡潔準確:“圜,一中同長也?!币饧从伤信c同一個中心點等長的端點連接而成的圖形就是“圓”。《墨經(jīng)》還特別指出,圓規(guī)是畫出圓形或者檢驗是否屬于圓形的工具。眾所周知,圓規(guī)作為畫圓的工具,早在夏商時代就已被發(fā)明出來,但是給“圓”下出精確的定義,在《墨經(jīng)》之前卻是聞所未聞,這無疑是墨家學派的一大貢獻。
對古代力學的貢獻
在作為物理學重要分支的力學領域,《墨經(jīng)》首先對什么是“力”作了界定:“力,形之所以奮也。”意思是說,力是有形之物發(fā)生移動的原因所在。這個解釋與牛頓第一定律幾乎一模一樣,而《墨經(jīng)》要比牛頓早了約2000年的時間。
為了把力的概念闡釋得更加透徹,《墨經(jīng)》以重力為例作了更進一步的說明,它說:“重之謂下。與重,奮也?!币馑际钦f,重力作為一種力,它的方向向下;重力的作用,使得物體發(fā)生向下的位移。簡單幾個字就把復雜的力學現(xiàn)象和問題說得非常清楚明白。
《墨經(jīng)》注意到了力的平衡問題,并通過對沉浮現(xiàn)象的研究作了闡釋,指出:“荊之大,其沉淺也,說在具”“沉淺非荊淺也”“若易五之一”。意思是說,木頭之類的物體即便很大,也不會全部沉入水中,關鍵在于它具有浮力;木頭不全沉入水中并不意味著其本身不夠粗大,而是因為它的重量與水的浮力取得了平衡,大概會有五分之一露出水面。這說明,墨家已經(jīng)認識到浮力大小與物體的體積存在正相關關系。
《墨經(jīng)》還發(fā)現(xiàn)并揭示了杠桿平衡原理。它運用獨創(chuàng)的“標”(力臂)、“本”(重臂)等概念,認為稱量重物時秤桿之所以會平衡,原因就在于“本”短“標”長,即所謂“相衡,則本短標長”;而在平衡狀態(tài)下加重其中的一邊,則這一邊必定下垂,即所謂“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而要使兩邊恢復平衡,只需移動支點,使“本”縮短、“標”加長即可。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杠桿定理是阿基米德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其實《墨經(jīng)》的闡發(fā)比阿基米德整整早了兩個世紀,因此公允地說,杠桿定理應稱之為墨氏定理。
對古代光學的貢獻
《墨經(jīng)》基于大量的觀察和實驗,闡發(fā)了關于光學的諸多真知灼見。我們今天所掌握的光線直射、小孔成像等光學原理,都是由2400年前的墨家學派所作出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
《墨經(jīng)》記述了墨家學派所做的“小孔成像”實驗:在一座暗屋的陽面墻上開一小孔,人站在屋外面對著小孔,屋內(nèi)對面的墻上就會出現(xiàn)倒立的人影。這是什么原因呢?《墨經(jīng)》作了解釋:光照向人,就如同箭射過來一樣;人體下部(比如腳)擋住直射過來的光,成影在上邊;人體上部(比如頭)擋住直射過來的光,成影在下邊。這是對光的直線傳播最早的科學解釋。
《墨經(jīng)》還探討了物體的影像大小與物體斜正、光源遠近之間的關系,認為物體斜或者光源遠,那么物體的影子就細長;物體正或者光源近,那么物體的影子就粗短。有學者根據(jù)《墨經(jīng)》“光學八條”中的有關記述,揭示了其對平面鏡、凹面鏡和凸面鏡等原理的闡發(fā),指出平面鏡所形成的是大小相同、遠近對稱的影像,只不過是左右倒換的。凹面鏡的成像是在“中”(指鏡之中心)之內(nèi)形成正像,距“中”遠成像大,距“中”近成像??;在“中”之外形成倒像,距“中”近成像大,距“中”遠成像小。凸面鏡則只形成正像,近鏡則像大,遠鏡則像小。
《墨經(jīng)》是中國古代光學研究的發(fā)軔者,在世界光學發(fā)展史上居于“導夫先路”的地位。對此,李約瑟曾中肯地指出,墨家光學研究的開始“比我們所知道的希臘的為早”“印度亦不能比擬”。
(本文刊發(fā)于《學習時報》2023年5月15日第3版。)
原標題:《墨子》對古代科學有哪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