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
【光明論壇·溫故】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脫貧必須擺脫思想意識上的貧困。我們注重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動能,實行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既富口袋也富腦袋,引導貧困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擺脫貧困、改變命運。”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語出《韓非子·喻老》,原為記述孔子學生子夏和曾子的一段對話:“子夏見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對曰:‘戰(zhàn)勝,故肥也。’曾子曰:‘何謂也?’子夏曰:‘吾入見先王之義則榮之,出見富貴之樂又榮之,兩者戰(zhàn)于胸中,未知勝負,故癯。今先王之義勝,故肥。’是以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故曰:‘自勝之謂強。’”
“自勝之謂強”本是老子的觀點,所謂“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就是說,戰(zhàn)勝別人叫作有力,戰(zhàn)勝自己才算剛強,但和老子略有不同的是,韓非子把“志”作為了實現(xiàn)“自勝”的根本,并且在“志”和“自勝”之間建立起了一種證明性質(zhì)的建立式邏輯關系,如在本段話中,子夏的“志”是起點,“自勝”是通道,“肥”是結果,從而證明了“自勝”的價值。
“志”是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名詞,其哲理內(nèi)涵及實現(xiàn)路徑,在韓非子之前論述得并不清晰,韓非子的這句話實際上闡明了二者之間的邏輯,“自勝”是“志”得以實現(xiàn)的基礎,“志”的精神根本是“自勝”,這一邏輯論述就對人們的認知和行為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如隋朝學者王通稱“自知者英,自勝者雄”。北宋時期的張載則告誡人們有志才是“富有”、志久才能“日新”,所謂“志大則才大,事業(yè)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則氣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清朝官員曾國藩在家書中對“自勝”做出了解釋,“古語云:自勝之謂強,曰強制,曰強恕,曰強為善,皆自勝之義也”。對如何“立志”取得“自勝”,曾國藩又舉例說:“如不慣早起,而強之未明即起;不慣莊敬,而強之坐尸立齋;不慣勞苦,而強之與士卒同甘苦,強之勤勞不倦。是即強也。”可見“自勝”是需要“志”的支撐,即便自己不習慣不情愿,也應強制自己去嘗試和突破,只有這樣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為何立“自勝”之“志”難,關鍵在于其需要戰(zhàn)勝自己,克服自身的弱點和不足,明朝大儒王陽明說的“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不立“志”,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曾國藩也把“志”作為了成功的第一要素,“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欲求變之法,總須先立堅卓之志”。“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堅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有“志”才有實現(xiàn)“自勝”的可能,“人茍能自立志,則圣賢豪杰何事不可為”。但在實際生活中,立戰(zhàn)勝自我之“志”并不容易,因為人們認識并克服自身的局限和弱點,實際上就是實現(xiàn)自己內(nèi)心的一次真正突破乃至“涅槃”,只有通過這一過程,才能意識到現(xiàn)實和目標的差距,才能激發(fā)出自身更多智慧和活力。戰(zhàn)勝自我是強、勇于實踐是行,兩者結合才算有志,所以對每個人來說,只有勇于面對所處的環(huán)境,敢于負重前行,并確立戰(zhàn)勝自我之“志”,才能最終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生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扶貧先扶志”,就是要通過激發(fā)貧困地區(qū)人民的內(nèi)生動力來擺脫貧困,扶志實際上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自勝”之信心。我國之所以能創(chuàng)造擺脫絕對貧困這一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根本在于堅持了黨的正確領導,貧困地區(qū)的人民有了自勝之“志”這一驅動力,就能取得完全的“自勝”。
(作者:王偉凱,系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