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昌城區(qū)出發(fā),行車80多公里,翻過兩座大山,再走20多分鐘,就是涼山州昭覺縣三岔河鄉(xiāng)三河村。
告別低矮土坯房 三河舊貌換新顏
以前的三河村,是涼山腹地一個典型的貧困村。2015年,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51戶、789人,貧困發(fā)生率為46.47%。九成人都居住在簡陋的低矮土坯房里,保持著彝族傳統(tǒng)生產生活方式,條件很艱苦。
2018年初,三河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始啟動,全村共設置9個安置點,151戶貧困戶、204戶非貧困戶陸續(xù)整體搬遷。
2019年2月,昭覺縣三岔河鄉(xiāng)三河村,村民集中搬進期盼已久的新家。(封面新聞供圖)
2019年2月11日,是三河村1號安置點統(tǒng)一搬家的日子,村里首批29戶、168人正式搬入新家。新家面積約100平方米,四室一廳,外帶獨立的廚房、衛(wèi)生間和儲物室,房前有院壩,屋后是公路,出行非常方便。此外,新家房挨著房,使得鄰里感情更深。
為慶祝這一喜慶日子,搬家這天,村民們在安置點的廣場上擺了30桌壩壩宴。
喬遷新居 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0年7月,三河村新居(封面新聞供圖)
村民吉好也求就是第一批搬遷的脫貧戶。去年2月,吉好也求一家搬進了面積達到100平方米的安置點新居。新房子全體樣式統(tǒng)一,黃墻灰瓦,采用半木結構,頗具彝族傳統(tǒng)民居特色。房內里統(tǒng)一配備了床、沙發(fā)、電視柜等家具,另外還有獨立的廚房、衛(wèi)生間和儲物室。“現在的新房子,比老房子好太多了?!?/p>
住進新居后,吉好也求并沒有單純滿足于現狀,他利用臥室里空著的地方開了村里第一個小賣部。在以前,大家想買生活用品都要花上半個小時去鄉(xiāng)里采購;而小賣部開業(yè)后,每天一到下午,吉好也求家里就成了全村最熱鬧的地方。后來,吉好也求買了個大貨架,并把小賣部搬進了儲物間。他表示,盡管小賣部不成規(guī)模,但一個月能掙兩三千元。妻子帶著三個孩子在西昌讀書,這些收入剛好夠她們每月的開支。此外,吉好也求還在村里的工地打工,同時還養(yǎng)了豬、牛、雞和30多箱蜜蜂。曾經他們家人均收入不過2000多元,而去年年底,他家人均收入已經達到12800元,已高質量脫貧。
2020年7月16日,吉好也求在家中的小賣部(封面新聞供圖)
說起這兩年些年的脫貧經歷,吉好也求憨厚地笑起來:以前自己和愛人都沒什么文化,就業(yè)難,收入很低;但多虧黨和國家的政策讓我家住進了新房,學到新技能,收入大大提升。村里交通得到了完善,大家都很高興和激動?!敖酉聛砦視^續(xù)擼起袖子加油干,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特色產業(yè)增收入 樂享幸福新生活
到今年,三河村151套安全住房已建設完成,全村151戶貧困戶在5月底之前,都已經搬入新家。村內的36公里硬化路,已經全部建成通車。
原三河村第一書記張凌說,如今的三河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都已建好,村里有了新房、新路、新產業(yè),村民們有了新生活。全村“兩不愁三保障”已全部達標,村民的收入全都提上去了。
此外,村里還通過種養(yǎng)殖土豆、光葉紫花苕、烏金豬、西門塔爾牛等發(fā)展特色產業(yè);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帶動村民增收;通過農民夜校、網校等提升村民技能。
村里還支持并鼓勵村民外出務工,2019年,村里勞務收入達364萬元,實現年務工人均收入2.14萬元。